一般來說REVIT的作業習慣是 先把建築的框架做好(天花樓板牆面 開口等),
這幾個項目處理好之後,便可以傳送到MEP裡面去處理機電的部分。
當然MEP裡面也是有基礎的一些建築指令,不過如果是要做比較複雜或者是DETAIL的模型,
這邊的功能還是無法勝認,另外也涉及分工的問題。所以一般不會在這邊做。
今天把一個建築的模型導入到MEP的時候,有幾個事項是要注意的。
房間邊界一定要勾選,除非不打算做負荷計算,作一些機電解析這塊,這邊一定要勾,
不過預設是沒勾的。
(這是沒勾的結果)
(這是勾好的)
另外階段那邊對應的就是營建的現有新營造等。
接著就是使用協同作業裡面的複製監視來複製網格線等元件過來。
承上,因為沒有建立好網格線等,無法做出各平面、天花視圖,那等於啥都不能做。
當然也可以在MEP裡面自己再畫一次,不過一則比較慢,再者建築哪邊模型高層調整的
時候,得自己手動來調,基本上不太會有這樣處理的。
不過複製之後,你可以發現圖上會有兩個重複的網格,原連結模型跟目前專案的,當然不是拉到
重疊處理,連結模型內部元件無法一一點選,所以不是用隱藏來處理,而是用可見性。
選可見性這邊的REVIT連結,裡面有三個選項,預設是a,跟著目前視圖設定,
無法區分兩者,所以要選b或者c,差別是b的部分需要跑回原連結模型去關閉
網格,選c的話則是在此直接控制。
通常選c,不過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心理作用,我覺得選c的時候會慢一點點。
這樣就可以完成初步連結模型的工作了。
另外在這邊有個小問題我不是很懂
就是切換視圖定律這邊,我看書上說的是,一般定義在電氣或者機械時,有些視圖會看不到建築的model,
需要切換到協調這邊才會出現,另外這個部分是做一些機電昇位圖用的,不過我試驗一下,好像只有model
變灰色,其他的變化沒看到,不知道哪邊弄錯了。
ps:因為mep的部分接觸不多,也許有些做法不正確,歡迎大家指證,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