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文由ChinaBIM翻譯組翻譯,不過感覺起來好像只有用GOOGLE翻譯過~~有些部分我快速順過,可能正確度會偏低,如果有能人能花時間從原文翻譯就太好了
最近幾年,IFC作為BIM標準被廣泛採用和實施,目前已經有將近150個註冊軟件支持該標準。
這篇文章介紹了該標準的新的進展-IFC4,以及進一步提高軟件間互操作性的相關努力。(此篇文章來自JBIM雜誌,Fall 2012)
--本文由ChinaBIM翻譯組翻譯,轉載請註明出處。
IFC 始終是以解決建築行業內各專業信息交換為目標的,要想在這麼大一個行業系統中產生作用,這樣的標準必須可以描述必要的建築細節,以及一些非實體方面來描述誰、何時、如何以及為什麼去進行建造等信息。與此同時,許多下游的應用只考慮信息子集,其它方面還有包括信息的格式,它必須適應不斷變化的技術和多樣化的平台,如手機,平板電腦,桌機和伺服器等;對於一些基礎的應用程序,XML 提供了易於系統集成的格式,例如STEP 的物理格式(SPF )來描述建築構件細節;如Excel 這樣的電子表格提供了廣泛的客戶群體,以及各種形式的數據庫可支持各用戶之間的協同。
同時,隨著越來越多的應用支持IFC ,客戶已經要求更深層次的軟體之間以一致的方式傳遞更詳細的信息。為了支持這一不斷增長的應用需求,IFC 已經在多個方面做出了努力。
數據模型:許多增強功能已在IFC4 中推出,重點是對全系統的改進,並保持了原有的系統兼容性。
參數化設計:雖然建築物是由各基礎構件組成的,在設計過程中,設計師常常希望使用更高級別的模型表示方法來反映了自己的設計理念和意圖,這樣的包括構件位置和組成的變化可以由構件做出自動的更新來進行反映。IFC4 引入型材( material profiles ) 的概念,其中基於軸的構件,如梁,水管和風管,可以由系統路徑和橫截面材料以及與其相對於軸點和結束點的偏移量進行說明和描述。同樣,材料成分的概念已被引入其中,如門和窗這樣的構件,可以具有由幾何和相應的材料定義的各種組成部分(例如,框架和玻璃)。材料層允許平直的構件,如板和牆這些是由材料的厚度和帶偏移量的邊界來描述的。(應該可視為是以基準與偏移來建構牆與板的位置與座標系統等)
幾何圖形:IFC4 擴展幾何圖形,可以支持更複雜的形狀以及簡化的幾何圖形。複雜的形狀可以使用NURBS 曲線和曲面來進行準確描述。簡化的形狀可以使用細分曲面與頂點和三角形等進行描述,通過提供最靠近映射到GPU (圖形處理器)的和適用於移動應用的更有效的處理。(這邊應該是說在圖形處理上有針對移動裝置以及GPU等作優化)
元件庫: IFC4 支持捕捉產品、流程、資源和屬性集的模板。這些文件可以被其他IFC 文件引用,這些文件包括這些模板的實例。
(之前IFC2X3的時候元件匯入後族群的關聯性會消失,這邊也許再說可以作到某種程度族群的支援)
接點:接點提供了MEP 構件連接風管、水管或電線的能力。根據產品類型的對象,IFC4 擴展了定義產品模板的端口和標準化端口的能力。例如,一個熱水器可能具有端口,用於氣體或電力的輸入,冷水輸入和熱水輸出。這使得來自不同製造商的產品能夠根 據系統類型和連接的幾何圖形的不同進行智能地連接。
(之前的版本只有管路的外觀沒有接點,這邊應該式補足接點與相關參數)
流程: IFC4 擴展流程模型,可以支持任務、程序和活動的調度,擴展在引導調度應用程序和4D模擬中發現的細節。流程模板允許通用流程在庫內被捕獲和再利用。
(4D功能導入)
資源: IFC4 擴展資源模型,可以用擴展的細節來追踪材料、人工、設備和其他項目資源的成本和環境影響。資源模板允許公共資源在庫內被捕獲和再利用。
(5D功能導入)
約束:約束模型已經被正式化,因此需求可以在任何對象的屬性上直接被驗證,無論是直接或是沿著圖形的對象和集合。例如,一個需求可能指明一個空間的高度必須超過一定的長度。約束也可以用來指明數據映射到外部文件中,當多個版本合併成一個模型發生衝突時,根據用於參數化建模的其他屬性和表的數值計算出的公式來進行調整。
(這邊還是元件定位的描述方式轉移,這點在之前的版本真的相當麻煩,因為定位與頂部約束在各軟體間的敘述邏輯是不同的,
不要說互轉了,單一軟體轉進轉出也是會有問題)
檔案格式: IFC 的文檔被發佈為ISO16739 ,該文檔必須經過嚴格的遵守以滿足格式和內容的要求。同時,文檔已擴展到可以提供實際使用的數百種產品類型的例子,同時消除在一個中心位置組織共同的概念的冗餘。文檔現在是多語種的,能夠翻譯成五種語言。
定義: IFC ,以及其他數百個工程標準,由EXPRESS 數據定義語言進行定義,其中豐富的語義允許幾乎任何其他圖式表示方法被獲取。IFC4 文檔現在包括一個對於所有的數據類型簡化的、基於XSD 的描述,從而使得XML 具有更緊湊的形式,並具有更好的可讀性。
圖表:實例圖表現在包括所有的數據類型。因為在現實世界的建築構件有一個龐大的關聯關係(例如,如何連接,在哪放置,何時建造,誰是負責任人,有什麼改變)。關係也必須在數據模型中被捕獲,其中圖表使我們更清楚各種對象之間如何交互。例如:有時軟件開發人員看到實際的例子更容易理解新的概念,而不是細究這些定義。IFC4 文檔現在包括了一套全面的包含各個領域的實例,領域包括:建築,結構,機械,電氣和管道計劃和預算。
(這邊還是在專案資料與資料庫之間的資訊轉移,之前這一塊的功能可以說是缺乏的,轉來轉去也只有轉出個模型)
模型視圖:當IFC 規範定義瞭如何數字化地描述BIM模型,它並不指明需要包含哪些特殊情況。模型視圖定義(MVD )的概念已演變為履行這一職責,來描述哪些信息需要用來進行移交,如用於滿足維修的要求。合同可能被規定需要一個特定階段的信息,利用參考模型視圖,其中交付物將有可能被電子驗證和執行。
(模型視圖與電子簽章系統)
mvdXML:与IFC4平行,MVD的方法已经被正式化,因此要求可被定义为一种方式,即计算机可读的,在文档中人类可读的,使用的格式被称为“mvdXML。”MVDS也可以定义用在翻译信息成通用的应用程序的映射格式,如电子数据表。MVDS的电子编码现在还可以使得在没有相关基础知识的情况下,一个新类型的软件来读取数据并符合MVD。
工具: buildingSMART
要充分利用新的BIM 功能和大大改善的軟件互操作性,請訪問www.buildingsmart tech.org 來尋找越來越多的IFC4 應用程序的支持。
我大概只花了十多分鐘掃過去~~大概說一下IFC4.0未來的發展方向
不過應該是REVIT2015年之後的版本才有辦法納入了,2014的核心架構應該在去年底就底定了,不過目前IFC的問題一個在轉換時間,一個是轉換資料的正確性,
這兩點實在急待克服。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