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標題比較不好下,主要是一個朋友某次問一個問題
[我想把家具作成家具組而且可以在明細表顯示數量,怎樣作比較好]
我那時候的想法是,如果已經放了滿山滿谷,又不想進元件編輯的話,那就用組合的方式。
不過後來測試之下,組合的確可以解決他的問題,但是在管理上有缺陷。
所以就一次把幾種可能的方式測試後,把成果敘述如下。
要把家具作成家具組有四個方式
專案內
A.群組
B.組合
元件
C.家具組元件(無共用)
D.家具組元件(共用)
1.群組 VS 組合
群組是REVIT很早期就有的功能了,一般來說我常用在住宅的標準層複製與管理上,
但是無法與明細表跟標籤連動,使用跟管理上比較接近CAD的外參或者是BLOCK。
組合是在201N版之後才加入的功能,有"獨立"明細表與標籤系統。
測試的專案先建立一個樓板與四個房間,
然後匯入家具桌椅的部分,建立一張桌子與四張椅子,先複製四個分別放於AB房間。
分別建立組合X2(藍色)與群組X2(橘色)。
基礎設定完畢後,建立明細表,明細表當中只能建立1.家具、2.組合,
沒有群組的明細表選項。所以依序建立家具與組合的明細表。
組合明細表在名稱與數量上都沒有問題,但是沒有辦法與樓層及房間連動,
如果要作分層或分房間管理的話,用組合會是大問題。
家具明細表可以列出每個家具的名稱、樓層與房間等,但是無法列出家具組的資訊。
所以要單從專案內的指令去處理這個問題有些缺陷。
2.家具組元件(無共用)VS家具組元件(共用)
共用這個指令的開關,一般使用者不太會用到,主要是在崁套元件的使用與管理上。
分別開啟桌子與椅子的元件,然後將椅子的元件載入到桌子的元件中
(PS:此為說明方便,嚴格來說桌椅都要分別匯到空白的家具元件樣板才是正確)
於元件編輯模式中將椅子放置好後,另存為家具組(未共用)的RFA檔案
並將此元件插入專案之中,放置於房間C,同時家具明細表會顯示家具組之資訊(但無個別家具資料)
接著將椅子的類型參數的共用勾選,再次匯入至家具組當中取代原有椅子的設定。
此家具組重新命名為家具組(共用)並上傳至專案
放置於房間D當中,此時明細表中除了家具組之外,還有個別家具的資料。
(在管理上可以用明細表篩選把家具組跟家具分開)
同時依據此四種"物件組合"的型態分別上標籤的結果如下
群組-無標籤
組合-有組合標籤與家具標籤
無共用-有家具組標籤
共用-有家具與家具組標籤
把以上的內容用表單顯示的話,會如下圖(請連回相本觀看)
值得說明的是管理方式
如果是專案已經跑到一半,家具放置很多的情形下。可以考慮組合,
因為只要物件的相對位置不變的狀態下,
組合可以一個一個組下去不必考慮命名的問題。如下圖
缺點是如果要修改其相對位置跟尺寸那需要一個一個改(或者是說系統會判定為新組合)
但是如果專案管理者對REVIT的操作與管理有一定的熟悉度,
那不論專案開始或者執行到一半,
我都會建議用崁套元件(共用)的模式來操作,
此模式的彈性會最大,而且整個調整的時間成本也較低。